謝謝范姜醫師的回覆,另請問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長輩置換人工髖關節,下床復健的部分是否需有次數時間的限制?還是只要長輩能走就讓他多走沒關係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復健活動其實沒有特別的限制,依照每個人的體力以及肌力,從站立,短距離持助行器行走,到走出病房,循序漸進,從3~5分鐘,一天4~6次,慢慢增加活動時間及次數。原則上只要長輩負荷得了還是會鼓勵多活動,甚至有些較怕痛的長輩還要稍微以半強迫的方式加強復健。原則上術後及早復健能減少肌肉萎縮,減少關節僵硬,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食慾及營養吸收,可說是好處多多,不過長輩也要小心注意安全,不要太勉強,再跌倒受傷可是得不償失。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關節照護衛教文章 ►http://bit.ly/2KEWs1t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請問醫師,我因為膝蓋摔傷,軟骨受損,又長骨刺,復健一年多,膝蓋外側會酸刺痛。想了解關節鏡檢查適用什麼狀況?如何進行?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嗎?費用大概多少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膝蓋關節鏡檢查及治療, 一般適用於關節內組織受損, 如半月板, 前後十字韌帶, 軟骨軟化, 滑膜發炎等, 手術需在麻醉下於手術房內進行, 在膝蓋開3~4個約1公分的小傷口來做處置。一般於檢查前須做詳細的 理學檢查, 抽血檢驗, X光, 超音波, 甚至核磁共振檢查等等, 才決定是否須手術治療。術後一般須拿拐杖 修養及復健1~3個月不等。 至於費用的部分, 依手術需使用的醫材及耗材而有所不同, 請親自洽詢幫您治療的醫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醫師您好,請問 1.醫師們如何判斷患者是跗骨隧道症或足底筋膜炎 ? 2.骨震波治療部位在足部 ,治療時可以穿著薄襪嗎 ? 先謝謝醫師的回覆 。

依您描述的內容: 所謂的附骨隧道症候群,主要是指通過腳踝內後側的脛後神經,遭到此處纖維束的壓迫,引起足跟足底的「麻痛」、「刺痛」為主,或者伴隨著「灼熱感」的疼痛。與足底筋膜炎主要還是以症狀表現來做區別,首先,跗骨隧道症候群比較沒有有所謂的「第一步疼痛」,也就是早晨剛起床,或休息一陣子後踩下去的那瞬間最痛的狀況,在足底筋膜炎較容易有這種表現。而跗骨隧道症候群相對其他原因的足底疼痛而言,比較容易有「麻」、「電」、「灼熱感」,以及「足跟側邊痛一整圈」的感覺,這主要是神經分布的範圍所致。至於其他類型的足跟痛,通常是足底疼痛,少有痛到「側邊」的狀況。另外進一步可以超音波檢查足底筋膜是否有增厚充血的情形,來做區別。 足底筋膜炎在做震波治療時,必須赤腳,塗上凝膠,直接與機器接觸,才能達到震波的效果,雖然會疼痛還是只能忍忍了。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醫師您好! 想請教長輩因車禍關係需置換髖關節,但案主為女性並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在此情況下術後的復健跟護理照顧該如何進行會比較好呢? 另,因該長輩住所為老式公寓,無電梯,主要由該家人以揹負方式背上背下,在髖關節剛開完刀的情況下是否合適用背負方式讓長輩上下樓呢?若不合適是否有建議的方法? 以上,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長輩應是髖部骨折後需要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術後的復健目標主要是恢復術前的活動功能,因為關節置換通常可以比較早的負重,所以術後一兩天就會鼓勵病患盡早下床復健,之後再搭配骨質疏鬆的治療。護理主要是注意傷口照護以及避免褥瘡發生。 如果家中沒有電梯,出院時也還無法攙扶上樓梯,又沒有一樓孝親房的話,可以側著抱病人上樓,比較不建議後背背負(可能造成關節脫臼),當然如果家中環境以及照顧上都有困難的話,不妨考慮在長照療養機構繼續復健照顧,等狀況比較好再帶回家休養。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sEzoJy

請問,一般人隨著年紀增長,常出現駝背。請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可以如何避免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一般人隨著年紀增長,骨質會慢慢疏鬆,壓迫,導致脊椎骨高度減少,加上椎間盤的退化,狹窄,進一步導致脊椎變形以及身高的減少。這些都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發生時間的早晚及嚴重程度則每個人不同。如希望能避免變形太早發生,從現在起就應該要注意姿勢,適當的訓練核心肌群,女性年紀大於50歲以後要適當的補充鈣質,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關節照護衛教文章 ►http://bit.ly/2KEWs1t

醫師您好,核磁共振檢查結果肩胛韌帶斷裂,醫生說開刀可以,但也可以不用開刀做復健跟針灸,我有點不知所措,目前手還可以活動沒問題,但就是會痛。想請問是否開刀的判斷標準為何呢?若是開刀一般復原期大概多久?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應是肩膀旋轉肌腱損傷,一般手術與否主要是看破裂範圍大小,病患功能需求,以及症狀嚴重程度及持續的時間。如您目前活動功能還ok,疼痛可以藥物控制,可以先嘗試復健保守治療。一般肩膀關節鏡肌腱修補手術,術後可能需2~3個月的復健期,甚至更久,術後若沒好好復健,或是組織復原不良,還是可能有僵硬或疼痛的情況。您可以評估自己的狀況,與您的醫師好好討論,再決定是否開刀。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父親20多年前其中一隻腳的腳踝滾輪碎掉了,腳踝是90度不能轉的,造成行動比較不方便 那支腳的大小腿也慢慢萎縮。想若要做手術、人工關節等,他有大約第三級的帕金森氏症,請問開刀是否有這方面的禁忌症?

依您描述的內容:您父親的腳踝應該是因嚴重骨折做過骨融合手術, 或是伴有足踝關節的嚴重退化, 造成關節無法活動。目前腳踝的人工關節技術尚不是很成熟, 健保也不給付(自費約需18~20萬), 若您父親關節已經僵硬20多年, 即使開了刀也無法預期活動角度能有多大改善, 另外年紀大且患有帕金森氏症, 本來就會面臨肌肉慢慢無力及萎縮的問題, 這些都不是手術能解決的, 若您父親的關節尚無嚴重的疼痛, 個人會建議復健及藥物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前後,需要補充何種營養或是怎樣吃才能使傷口復原較快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現代人飲食營養通常都不虞匱乏,一般正常飲食即可,如有吃素的話可以多補充一些高帶白的奶粉或營養品。術後正常傷口癒合大概2~3週,復健需3個月。相對於營養補充,我建議開刀前要先加強肌力的訓練,例如換膝蓋要加強大腿股四頭肌,換髖關節要加強臀大肌以及股外展肌群,對於術後恢復及復健會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媽媽因髖關節退化,6/15動了更換髖關節的手術、至今已45天了,已經不會痛了,但走起路來總是一跛一跛的,醫生的解釋是肌肉量未練足,想請問該做些什麼復健治療,或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呢?該如何追蹤術後復原狀況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復健主要是加強大腿股四頭肌,以及外展肌的訓練,訓練的方式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s://woman123.pixnet.net/blog/post/451312817-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2個月的運動復健 一般術後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約需6~8週,力量的訓練需三個月以上,除了注意傷口的情況,還要避免雙腳交叉的動作,練習蹲下時記得雙腳要打開,膝蓋不要併攏,最後就是按時回診追蹤X光。祝早日康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醫師您好,請問更換人工膝關節的復原期大概要多久? 是否幾歲以上就可以免費更換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一般更換人工膝關節後第二或第三天即可下床練習走路,助行器需拿6~8週,之後視情況拿單柺,整體而言需3~6個月的復健期。置換人工膝關節需符合健保條件(嚴重關節軟骨磨損),才能申請給付,並不是看年紀,也不是免費的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甚麼樣的人容易得到退化性關節炎?年輕人也會發生嗎?要做怎樣的檢查確診是退化性關節炎呢?

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 是指軟骨磨損, 引起關節內的發炎反應, 造成疼痛, 腫脹等不適的症狀。 造成軟骨磨損的原因很多, 以膝關節為例, 最常見的就是年輕時務農, 或從事粗工的老人家, 隨 著年紀軟骨逐漸磨損, 甚至最後造成關節變形, 活動度受限。當然造成軟骨破壞的原因還有很 多, 例如創傷, 先天性的O型腿, 痛風, 類風濕等自體免疫疾病都會造成關節炎, 這些在年輕的病 患當然也可能發生 (一般指40~50歲以下), 只是通常還要處理這些背後的病因。 要確診是退化性關節炎, 一般基本需要詳細的問診, 理學檢查, 以及X光影像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關節保健衛教文章 ► http://bit.ly/2KEWs1t

請問:疑似退化性關節炎要如何保養身體? 退化性關節炎會因爲常搬重物而提前到3.40歲就有嗎? 退化性關節炎能根治嗎?

退化性關節炎一般最常就醫的部位就是膝蓋, 膝蓋的保健, 主要是減少膝蓋的負荷, 例如盡量不要長時間蹲踞, 少上下樓梯, 另外一些增加大 腿肌力的運動, 以及一些膝蓋護具的使用都會有幫助, 以下的網頁可供您參考: 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special&act=list&id=43 如長期從事粗重的工作,或是體重過重,膝蓋受過傷,退化可能提早在30~40歲就有症狀,可先看骨科評估嚴重程度, 再看是否需手術處理或復健治療.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退化及老化是自然的法則,我們的努力只能減緩退化的時間,但不可能停止退化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http://ppt.cc/KFimn

請問:老人左大腿骨折開刀後已將近半年了,目前兩腿都有水腫的現象,坐下來時 鼠蹊部會痛,有回診給開刀的骨科醫師看說是正常的,另外平常看慢性病的醫師說最近抽血檢查的腎功能也正常,但是80多歲的母親因為脚腫而行動不便也是蠻困擾的,請問有何方法可消除脚水腫,改善此問題,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雙側下肢水腫的原因很多,一般較為常見的如肝腎功能不佳,白蛋白不足,心臟病,下肢靜脈栓塞……等等。如骨頭關節,肝腎功能都沒問題的話,建議可請心臟血管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請問滑鼠手 有什麼天然食品可以 保養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腕隧道症候群在食物保健上,主要可攝取一些富含維生素B6,或是一些抗發炎,幫助消炎的食品。可參考以下網頁 :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770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sEzoJy

醫師你好,我住在荷蘭,我的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在荷蘭就診醫師說需要開刀換一半的關節,我想請教在台灣以機器人輔助部分關節置換術的費用與成功率如何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機器手臂輔助可分為全人工膝關節或部分人工關節置換,台灣目前比較普及的是MAKO Surgical所設計的RIO (Robotic Arm Interactive Orthopedic System), 不含手術住院費用約需另外負擔45~50萬台幣, 各家醫院定價不一。至於手術成功率, 不管是傳統的膝關節置換手術或機器手臂輔助手術, 都有95%以上的成功率, 提供您參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